2025年亚洲杯篮球赛将于8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拉开战幕,随着预选赛阶段的尘埃落定,晋级球队基本确定。本届赛事不仅延续了澳大利亚、日本、菲律宾等传统强队的统治力,更涌现出多支新生代球队的崛起。
作为连续两届亚洲杯冠军得主,澳大利亚队凭借NBA现役球员和NBL联赛精英的“双线配置”,仍被视为夺冠头号热门。尽管部分主力可能因NBA赛程缺席,但其身体对抗强度、战术纪律性以及板凳深度仍远超亚洲对手。如何破解澳大利亚的压迫式防守,将是各队面临的共同难题。
日本男篮在巴黎奥运周期完成新老交替,八村垒、渡边雄太领衔的锋线群已成长为亚洲顶级。归化中锋霍金森与混血后卫河村勇辉的“一内一外”组合进一步提升了攻防转换速度。日本队的外线投射能力(上届赛事三分命中率38.7%)和无限换防体系,或对中国队构成直接威胁。
作为2023年世界杯东道主,菲律宾近年大力推行归化政策,克拉克森之外,NBA发展联盟中锋索托的加入显著补强内线短板。借助狂热的主场氛围,菲律宾的快节奏攻防和强硬球风或成搅局关键。
以许勋、李大成为首的韩国队延续“小快灵”传统,三分球占比高达45%,但其内线高度不足的问题在对抗澳大利亚、中国时可能暴露。老将金钟奎的体能状态将决定球队上限。
阿拉基领衔的黎巴嫩队曾在2022年亚洲杯斩获亚军,其个人单打能力与团队挡拆战术的融合极具威胁。若归化球员钱宁·弗莱能弥补内线高度劣势,该队有望复刻冷门。
中国男篮的几大优势:天时地利人和兼备
周琦、王哲林、胡金秋组成的“移动长城”仍是亚洲顶级配置。周琦经过NBA和发展联盟历练后护框能力进一步提升,胡金秋的中距离稳定性则为战术体系提供更多变化。若归化球员李凯尔(凯尔·安德森)确定参赛,其策应能力将激活内线进攻多样性。
崔永熙、曾凡博等“00后”锋线的崛起,显著改善了中国队的外线运动能力。崔永熙的持球突破与曾凡博的错位单打能力,有望在关键回合打破僵局。
塞尔维亚名帅乔尔杰维奇执教两年后,中国队逐步摆脱依赖内线的单一模式,强调空间拉开、快速传导和三分投射(热身赛三分命中率提升至36.2%)。对阵欧洲强队的热身赛经验,或帮助球员适应高强度对抗。
尽管卡塔尔并非中国队传统主场,但中东地区庞大的华人群体及便利的观赛条件,可能营造出“准主场”氛围,对年轻球员的心理状态起到正向激励。
2025年亚洲杯不仅是亚洲篮坛势力洗牌的舞台,更是中国男篮检验奥运备战成果的试金石。在归化球员助力与新生代成长的叠加效应下,中国队有望打破“澳日双雄”垄断,向冠军发起最强冲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