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4-118惨败给骑士,大比分1-1平。
G1结束后不少人预测凯尔特人这轮系列赛横扫骑士,因为实力差距过于悬殊,因此G2输得不能接受,但我却认为输球完全能够理解,或者说是在『概率之中』。
看到很多球迷朋友反对马祖拉的执教理念和他的三分球,而我个人一直是坚定不移的保马派。所以从这里说起,聊聊我经常和群友说的一个观点吧,关于凯尔特人的篮球哲学。
我将其总结为『大模型』和『概率学』,最大化空间的概念和三分球的影响力,强调“打正确的篮球”,即全队创造更好的出手机会(主要指三分球)。基于接近两个赛季的样本和队内拥有多位制造出手机会球员的基础,确保了这一理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,这样只要在bo7的系列赛中,三分球表现在小概率(即失常)的场次不超过3场就能晋级,理论上来讲是高级且高效的篮球哲学。
因此凯尔特人的比赛和一般强队的比赛是完全不同的,也就存在有时候胜负和对手强弱关系不大,而是取决于概率(三分表现),当然这不包括极其特殊的情况。
有人说这样的打法不稳定,一旦连续多场不准怎么办,一旦对手外线防守强度比较大怎么办?其实这都是包含在概率学之中的,换句话说,凯尔特人也有可能连续多场三分表现出色,也有可能在毫无破绽的防守下连续投中神仙球。
有人说,你凯尔特人还没有那么完美,如何实现理论上的概率学篮球?这个是事实,但从接近两个赛季的模型来看,凯尔特人就是当今联盟三分球样本最大、效率最高、稳定性最强的球队(有的或许要加之一),所以『大模型』和『概率学』是同时出现的。
有人说,凯尔特人只能打顺风球,那是因为当凯尔特人进入到自己的节奏时,比赛就会很轻松,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高级且高效的篮球哲学,尤其是运用到几十场甚至几百场的比赛中时,同时对于球员的健康、对于球星弱点的保护也是有积极作用的。
当然,以上都是我的理解,不代表凯尔特人真的对号入座。同时我也倡导,看球时最好不要让自己的期待高于基本的客观事实,否则往往是失望大于满足。
最后再阐述两个事实:1.很多“中立球迷”根本不看尼凯比赛,所谓的“客观评价”也只是歪着屁股的长口就来;2.大比分是1比1,凯尔特人还没有出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