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是有钱,也不能随意买来篮球冠军。全运会男子篮球赛场上所谓的“捞金节”暴露了一些问题,这项集体比赛的冠军价值高得离谱,一枚全运篮球金牌相当于两块奥运金牌,吸引着地方体育局和球员们陷入金钱诱惑的漩涡。
在全运会赛场上,顶尖球员默认条件就是每场比赛至少100万元的酬劳,这笔巨款让人们失去了原本的矜持。辽宁队代表周琦已经不满意家乡给出的报酬,传言他可能加盟四川队。虽然周琦并未将加盟四川队视为长期计划,但在全运会舞台上客串参赛成为了现实。
四川体育局花费600万元签下周琦,并组合了胡金秋、孙铭徽以及赵岩昊组成球队。这支由广厦三名球员领衔的队伍,不再是简单的临时组合,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战术配合能力。
全运篮球赛制历时9个月,雇佣球员们主要用于决赛阶段,以应对关键战局。此外,球员名单的确定也涉及到运动员的归属以及参赛资格等复杂问题,各方因此赶紧行动。
这种为金牌而疯狂砸钱的做法引发了社会的批评,球员们为金钱改变身份也引发了道德反思。但问题的根源仍需从政策漏洞、错误方向和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中寻找答案。如果相关政策不再如此偏重金牌数目,球员也不能轻易跨体育局参加全运比赛,或者金牌数目与地方利益脱钩,或许可以避免这样的闹剧发生。地方体育局大手笔挥霍千万雇佣球员,花费应该用于群众体育事业,这部分资金流向不明,也让人质疑是否存在着集体财务流失的问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