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篮在伦敦和里约奥运会都以全败告终,连续8年未能进入奥运舞台。近年来,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与“奥运会”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,然而2027年世界杯和2028年奥运会已近在眼前。
在成绩压力下,过于追求当下利益的趋势导致了短期目标取代了人才储备的承诺,这体现了中国篮球普遍存在的“安全第一”的思维模式。尽管保守做法或许能够稳住底线,但要让更多年轻球员涌现,摆脱对“即战力”的依赖,国家队与CBA联赛需展开合作,这样才能逐渐摆脱低谷。
正因如此,我们应该受到崔永熙追逐梦想、支持CBA联赛变革的启发。我们要想向日本男篮复仇,不能只依赖短期的“热血”。
针对郑志鹏的看法,可以明确地表示,通过将短期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制定集训名单并不明智。
未来1-2年内,周琦、赵睿、赵继伟、胡金秋等已经是国家队中状态和实力最出色的球员,相比之下,像杨瀚森、余嘉豪、曾凡博等年轻球员很难在国家队获得更多机会。郭士强更愿意公开表示老将们完全有能力在男篮国家队取得成绩,而非只是为年轻球员提供锻炼机会,这种立场外界也更容易接受。同时,国家队和CBA联赛之间的割裂问题备受关注:
除了休息了两个月的廖三宁外,周琦长期缺席比赛,赵继伟状态欠佳,杜润旺也未在CBA中表现出色。与其他位置的球员相比,过于依赖国家队表现而不重视在CBA赛场上的表现,引起了争议。如果确定CBA联赛无法培养国家队主力,那么频繁让球员长时间休息备战并不是最理想的做法,直接让这部分球员退出CBA联赛可能是更为稳妥的安排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